Pages

Friday, September 27, 2013

[Linux] Mount a samba directory with write permission

Why?
Once you have a samba server (e.g. NAS) to store your data remotely, you might not satisfied by using the ftp to access your data.  You can mount the remote directory to your client machine, and use it as if locally.

My case
Client OS: Ubuntu 12.04
Example:
Server: nas.spencer.com
Remote directory: /home/data
Remote account: spencer
Local account: spencer_local
Local directory: /home/spencer/localDic

You might need to install the cifs-utils first
sudo apt-get install cifs-utils
Create your local directory if not exist
sudo mkdir /home/spencer/localDic
Check your uid
id -u spencer_local
%assume it is 1005 
Mount the directory using remote account and local uid to set the permission easily and correctly.
sudo mount -t cifs //nas.spencer.com/home/data /home/spencer_local/localDic -o username=spencer,uid=1005
If you want to unmount the directory
sudo umount /home/spencer_local/localDic

You can also assign permission like this:

sudo mount -t cifs //nas.spencer.com/home/data /home/spencer_local/localDic -o username=spencer,uid=1005,file_mode=0664,dir_mode=0775


Note:
1. You cannot use the ip of your server because of a bug in this linux kernel.
2. This post supposed to work under other Unix-like OS as well.

[Linux] Run GUI on command-line-only server

Why?
When you need to connect to a linux server, which does not support GUI, to use the computational power and programs but still want to use the GUI of some programs (not the entire OS).  For example, Matlab, Eclipse.

X11 is what your want! With the help of X11, you can use run your program on a remote server but open a GUI on your client machine using the resource (X11) locally.  In short, you just need to install X11 on your client machine.

How it works?
Install X11 on your client machine, and connect to your server with a special ssh connection.

For Linux & OSX
Just add an option -X in your ssh connection command
ssh -X spencer@yourmachine.com

then you can use your program (e.g. Matlab) with a GUI in this session.
Window (via putty)
Add an option 'Enable X11 Forwarding' in the left panel























If it does not work, you need to install X11 first.  I install it via Cygwin with just several clicks while installing the packages.  Then you can try it again (still use the putty).

Your can see my another post for details of installing Cygwin.
http://spencermurmur.blogspot.tw/2013/09/windows-work-as-if-using-linux-shell.html



[Windows] Work as if using Linux shell: Cygwin

Why?
Although most of the cross-platform software have a Windows version; however, we may still get in trouble. So, a simulated interface is needed! Cygwin is a popular solution, by using the Cygwin, you can use those commands only under Linux system, such as 'ls', 'make', etc.

Installation
Some of the figures comes from this official document
http://docs.oracle.com/cd/E24628_01/install.121/e22624/preinstall_req_cygwin_ssh.htm#CBHIAFGI
which is easy to be understood.  I rewrite this post to leave a copy on my blog, and I do not put all the pictures, just important ones.

Get the installation package
http://cygwin.com/install.html

Please choose 'Install from internet'
















Choose 'Use Internet Explorer Proxy Settings'


 Choose your favorite site















Choose packages your want.  The default setting might not fit your developing needs, you should pick up what you want, such as SSH, X11, Vim, etc.







(Those with version number are going to be installed)


Some packages I recommend:
Openssh: To connect to a server via ssh protocol
X11: Help you to run the GUI using your local resource.
Sqlite3: Database
Mysql: Database
Python: Program language
Git: Distributed version control system
Make: To compile some packages

Monday, September 16, 2013

[轉錄] 水果攤國際觀

水果攤國際觀
(原刊於:九月:國語日報)

文:陳思宏

我柏林家的隔壁是一家土耳其人開的水果攤,瓜香果豔,我是常客。柏林觀光客多,水果攤老闆說德文與土耳其文,但不說英文,面對各種國籍的旅客秤斤算錢時,手擺腳動取代語言,英文、西班牙文、中文、德文、法文、日文都出現過,水果攤每天都非常國際。外語有時是溝通飛蚊,叮人滿頭包;但溝通有礙常常也是樂趣,拘謹的文明身體都忽然必須開始演戲,光是微笑哪足夠,快快召喚梅莉‧史翠普來附身,舞動肢體,只求跨過洶湧的外語河。

一次我來買菜,前面的客人與土耳其老闆正身陷語言迷宮裡,客人說著文法亂、有濃重口音的英文,老闆則一直以德文回覆,客人的焦急燒著,都快把手中的綠芒果給催熟了。老闆看到我,急忙請我幫忙,有我這個臨時口譯當橋,兩人終於達成買賣理解。

這位說英文的客人向我道謝,接著問我:「為什麼他們都不會說英文呢?好奇怪。」我答:「因為你在德國。這裡,人們說德文。」

其實,我面前這位買水果客人,本身英文也紊亂,口音濃重,文法錯亂,但他卻覺得在德國柏林賣水果的老闆應該要會說英文,這邏輯很奇怪,自己都不太行的事,怎麼會要求人家一定要做到呢?我想,這位先生大概就是覺得「英文是國際共通語言」,而忘了去尊重每個國家對於自己母語的保有與使用。

幾年前,我在柏林採訪台灣某知名大學校長,他或許是旅途勞累,態度有些傲慢。問他這幾天在柏林的經驗,他皺眉抱怨:「怎麼德國英文標示這麼少?這樣誰看得懂啊?」那時我才發現,原來我們一直重視英文教育,到最後卻培養出了只以英文為世界中心的人才,他們把英文當做是唯一合理的外語想像,來到柏林看不懂標示,卻沒想過,這些標示其實主要是給本地人看的。

我不禁想,學外語,不是為了培養大家一天到晚強調的「國際觀」嗎?不是為了跟國際接軌嗎?不是為了讓自己世界更開闊嗎?怎麼這位校長,人身在德國,心中卻只剩下了英文?

大學時打工賺生活費,我當英文家教,也在補習班教兒童美語,因此眼見過許多心急的家長,擔心自己的小孩英文學不好,會被全球化浪潮給遠遠拋在後,長大後一定會被徹底淘汰,因此督促小孩努力背英文單字。有位媽媽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她的小孩上的幼稚園是標榜雙語的幼稚園,上小學後請美國人來家裡當語言家教,小孩放學後還來補習班學英文。我發現這位小孩的確是會說英文,乍聽似乎是不錯流利的英文,但文法組織破碎。在課堂上,這位小孩的讀寫完全不行。幾堂課之後,我發現他的中文也很差,母語句構紊亂,英文也沒學好,語言築起了成長障礙。我跟媽媽聊天,我覺得讓小孩停學英文一陣子,先好好把自己的母語的城堡蓋得穩固,再來學英文根本不遲。我說:「我十三歲上國中才開始學英文啊,其實學外語這件事跟起跑早晚並沒有一定關連。」但媽媽不聽,只想要換掉美國家教。我想介紹一位朋友去應徵,但朋友是美國華人,媽媽看了,竟然跟我說:「我只想要請美國人。」原來在這位媽媽心中,美國人就等於白人,其他皮膚顏色的都不算。心胸狹隘的媽媽,想把小孩推向全球,其實,卻只教育了偏見。

學英文當然很重要,英文的普遍性不用多說,英文學好,可以讀的書倍增,聽到的聲音也不會只限於母語,世界可能會因此更遼闊。尤其時台灣此時此刻,媒體失靈,新聞台狂播瑣碎雜事,埃及的動盪在電視上出現的頻率根本比不上某位小明星的情事,如果擁有英文能力,就能透過網路接收英文媒體的資訊,自己主動去了解這世界正在如何轉動。

但是,外語,並不等同於英文。這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語言,影響力不見得比英文小。若有機會學習英文之外的外語,一定會發現不同的語言會有不同的境地與角度。例如,美國出兵伊拉克,以美國為主的媒體就會使用「解放」,但其他國家的媒體使用的字眼卻是「侵略」或「攻擊」,動詞不同,歷史的角度就徹底翻轉。

台灣是個島國,政治位置孤立,對於「國際觀」我們有一定的焦慮。我們努力申請舉辦國際賽事,全民學英文。島嶼四處都有英文標示,但拼音紊亂,錯誤百出。我們一直努力拼觀光,英文標示堆疊,但就算全島都有精良正確的英文標示,就會吸引大量的國際觀光客前來嗎?

我記得我拜訪過的義大利的海邊小鎮、法國南部的小山城、還有捷克湖邊小村,當地沒有任何英文標示,菜單沒有英文版本,居民說著自己當地的語言,但,卻還是有源源不絕的訪客前來。因為這些地方有驚人的人文景觀,文化底蘊深厚,他們根本不用急著「國際化」,照自己生活步調過日子,煮家傳的菜,唱奶奶教的歌。

其實,「國際觀」就是理性的好奇心,不是八卦獵奇,而是以尊重理解的視角,願意花時間去了解世界上正在發生的那些殘酷戰事、出版了哪些文學書、拍了什麼反應社會的電影、選出了什麼政治人物。因為世界很大,語言繁星,傾聽世界之後,或許,我們終於也願意去為世界做點無私的奉獻。

但其實不見得一定英文好才會有所謂的「國際觀」,我身邊就有幾位柏林或台灣朋友,真是沒天份學外文,學英文等於被抓去撞牆。但他們勤讀翻譯書籍,知曉的世界,絕對比認為「英文標示等於國際化」的校長還要寬廣。

所以,勤奮學習但卻依然無法駕馭英文,其實不是悲劇。重點是好奇心沒被磨損攪碎,不懂沒關係,還可以翻字典或讀翻譯。不是英文考一百分,腦子就會長出「國際觀」區塊。「國際觀」是了解,讓我們學習從他人的角度來看世界,於是我們不自大,因為耳朵裡不是只有自己的獨白。

隔壁的水果攤依然每日上演語言戲碼,他繼續說著德文或者土耳其文,回答各國旅客。問他要不要學英文?他說:「英文不是問題,西瓜甜不甜才是問題!」

說的好。

http://blog.yam.com/kevinattitude/article/69272089

[轉錄] 台灣百歲逆時針青春超人!趙慕鶴 爺爺

台灣百歲逆時針青春超人!趙慕鶴 爺爺。

趙慕鶴40歲當學校工友。 75歲當背包客,暢遊英、德、法國。 93歲到醫院做2年志工。 95歲考上研究所,98歲拿到碩士畢業,名列吉尼斯紀錄。 100歲他的書法被大英圖書館收藏。 101歲在香港辦書法展,並且成為暢銷書作者!活著必須創造奇蹟!

朋友:「老趙,你都要死了,還學什麼電腦?」
老趙:「可是,我現在還活著啊!」
  
“我住四樓”。 “四樓?”“對,每天爬上爬下有個十來趟。”說話的人,民國百年(2011年)正好滿100歲,但生活起居全都自理,神采奕奕,健步如常人,他是青春老超人──趙慕鶴。

2009年,98歲的他從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念研究所之前,93歲在醫院當志工;志工之前,92歲才從空中大學畢業,也是國內最年長的大學畢業生。 “活到老,學到老”在他身上得到最深刻的驗證。 “我知道我可以的,”趙慕鶴說,“決定要做什麼事情,就要狠一點,否則做不成。”他勇敢嘗試人生,除了求學,也用於旅行。

74歲時,他獨自到歐洲自助旅行。不懂英文,也不會電腦,出國前又沒訂房,到底要住哪裡?“不用訂,”他老神在在的說,“每天下午五點鐘,你看有年輕人在車站遊覽回來,跟著走就找得到青年旅館。便宜啊!”他與背包客同擠20人一間的青年旅館,旅行五個月,全程只花新台幣16萬元。

旅經倫敦時,趙慕鶴寄宿在以前學生家裡,白天學生夫婦上班,他就擦玻璃窗、掃地,打掃完畢便出門旅遊,傍晚回家煮飯;他還取下廢棄木箱的木條,花一星期架起後院的籬笆,幫學生省下1000英鎊的工錢。 “我腦筋動得很快,就是靠這腦筋活!”他笑著說。

趙慕鶴活得精彩,歸因到原點,竟是以死亡為師。他說,“我這輩子就是逃難心理,人生是不停的逃難。”曾歷經抗日戰爭、國共內戰與白色恐怖,九死一生的經歷,讓趙慕鶴認真活在當下,從不閒下來。

現在,他為了方便買車票、看病掛號,開始自習上網、學電腦;因為上網常須打英文,於是他在客廳牆上,貼了一排毛筆寫的常用英文字母,自學英文。

最近兩個月,一位高雄師範的同事剛退休,來家裡拜訪趙慕鶴,看到牆上的英文和桌上的電腦,脫口就說:“老趙,你都要死了,還學什麼電腦?”“可是,我現在還活著啊!”趙慕鶴說完,自己也笑了。

逆時針精神,即打破老或病的框架,不因生理機能的老化而自我設限,因為精彩人生,端看你用什麼心態去創造。

歷時兩個月,我們因製作《百年萬歲──青春老超人》,走訪多位台灣高齡長者,他們完全顛覆我們對銀髮族的刻板印象,令我們大開眼界。

誰說,七十歲後反應變慢,出國自助旅行很危險?八十歲後記憶力變差,電腦、英文,通通學不會?九十歲後骨頭脆弱,不能做高難度動作?一百歲以上太過虛弱,不能獨處,不能出門?
  
錯!唱戲、下腰、練字、讀碩士、學計算機,這群長者身上,彷彿有股逆時針的力量,讓他們突破限制,活出自我,活出熱情。他們,是一群擁有百年生命力的酷老人!

根據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蘭格研究,當老人把“那怎麼可能?”變成“為什麼不能?”改變自我設限的心態後,只要一星期,八十歲的老人就能變年輕。逆轉的關鍵不在生理,而是心態,積極的心態將使人處於最佳狀態。

“逆時針”的關鍵包括:用心活在當下、擺脫自我限制的心態,以及找回對生活的控制權。

所謂「活得用心」亦即活在當下,把心力集中在手邊的問題。例如,當九十六歲的趙慕鶴要報考研究所時,他想的不是“我都這麼老了,有可能嗎?”而是“要怎麼樣才能考上?”為了考上,他蒐集研究所信息,了解西洋哲學是他的弱項,就挑燈夜戰、虛心求教,一心專注於考試,於是考上。
  
其次,是擺脫自我限制的心態。老了,就一定不中用了嗎?一百零五歲、台灣最年長的鄰長黃闊嘴,勇於嘗試冒險,也是從未讓年紀限制自己的例子。他屬於行動派,做事常忘懷年紀,只考慮自己想不想。七十幾歲時,他首度在海上騎水上摩托車,連年輕人都怕怕的水上拖曳傘,他也要飛上天去看看。快九十歲時,他和小區鄰居一起練陀螺。過了百歲,坐在椅子上,照樣能把大陀螺準確的拋甩出去。

逆時針的第三個原則,是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權。像是台灣最高齡乳癌鬥士王東明,從她五十歲發現高血壓開始,便持續記錄血壓的變化,這個小動作幫助她用心參與,為自己的健康建立起一種控制感。那是一種信念與期望,相信只要做一些事情便能有所改變,從而達到目標。

正如同“老”不是瞬間發生,而是在不知不覺間降臨,漫長的老年生活,卻不能到老了才開始準備。用心的積極態度,也必須趁身體還強壯的時候逐漸培養,一步步修正自己的想法與行為。

蘭格博士對逆時針研究做了總結:“如果你任由自己受到心態的限制,不再對活動投入心力,有一天,你才會真的“老”到什麼都做不了。”...

生活中唯一幸福就是不斷前進。

九十八歲老翁趙慕鶴獲得私立南華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十三日參加畢業典禮獲頒「勤奮向學獎」。這位享受生命、熱愛生活的老大人,是「超級模范老翁」!

趙慕鶴早年畢業山東曲阜師範學院普通科,四十歲來台任教高雄女師,該校改制高雄師範大學,任職總務主任,六十六歲退休。

「生活中唯一幸福就是不斷前進」,兩年前,他考上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趙慕鶴家住高雄,而南華大學在嘉義大林。兩年來,他過「通學」生活。到校聽課,清晨六時自高雄搭火車至大林,再轉公車到學校。他身體健康,耳聰目明,獨往獨回,從未缺課。

他有生活目標,有自己的喜愛,無憂無慮享受現實生活可愛之處。他說,到南華大學研究所就讀,聽教授講課是最大的享受。

他永遠朝著黎明、青春方面看。他的指導教授陳德和說,趙爺爺上課認真,從不缺課,報告準時交出,學習與求知精神,令人感動。

「老年時像青年時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人生永遠是可愛的,也可永遠高高興興,向趙慕鶴老大人看齊!

Monday, September 9, 2013

[Ubuntu] How I build up the environment on Ubuntu

In this post, I will use command line so that I do not need to care about the issues caused by different graphic user interfaces.
(Don't be afraid of command line! You can just copy & paste if you are not interested in it.)

Operation System: Ubuntu 12.04
Check the Ubuntu version again
lsb_release -a





Update the system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Set default editor to vim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config editor
Enter your passwd








Press 3 (vim.basic) and enter

Set the administrator privilege
sudo visudo
This command uses default editor to open /etc/sudoers to help you check the format.
Assume you want to give administrator privilege to user 'spencer' and group 'adm'







Check the disk
df -h










Setup a shared directory
Assume you want to create a shared directory /home/shared/
(please make sure the parent directory, i.e. /home has sufficient space)

sudo mkdir /home/shared/
sudo chmod -R 777 /home/shared/

Set the default permission for this directory using ACLs (Access Control Lists)
sudo vim /etc/fstab









Add ACL option to /home, which is the parent directory







Then remount it
sudo mount -oremount /home
Now, use the following command to set the default ACL:
sudo setfacl -dm u::rwx,g::rwx,o::rwx /home/shared/
It means that default permission of directories and files under /home/shared/ will be 777 (Everyone can read, write, and execute).
Create softlinks (like Shortcuts on Windows) in every user's home directory (For example: spencer), so that the users can upload their data directly to the shared directory.
sudo ln -s /home/shared/ /home/spencer/shared 
Install the Git
Ubuntu 12.04 is accompanied with git.

But you still to learn how to generate your security key to connect to remote repositories.
ssh-keygen


















Press enter to save the file under default location
Input the password for this key
You will need the content of id_rsa.pub file, use the follow command to copy the content to clipboard.
pbcopy < ~/.ssh/id_rsa.pub

Install Python and useful packages
  • iPython
  • Scipy
  • Numpy
  • Matplotlib
Ubuntu 12.04 is accompanied with them.

Install vim plug-ins
  • pydiction
  • taglist
  • NERDtree
Install curl
sudo apt-get install curl

Setup VNC server
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 (VNC), a way to connect to the GUI.

sudo apt-get install vnc
Setup the vnc password
vncpasswd
Edit your ~/.vnc/xstartup
   #twm
  gnome-session &
Start the your vncserver by this
 vncserver -geometry 1920x1080
then your session would have a window with 1920x1080 volume






For connection, use your favorite vnc client software (RealVNC, UltraVNC, etc), and the port you need to enter is 5900+the display number (1 in this case) = 5901.  You also need to enter the VNC password.
Other Packages for productivity

1. oh my zsh: Another shell with git friendly theme.

    Install zsh
    sudo apt-get install zsh
    git clone git://github.com/robbyrussell/oh-my-zsh.git ~/.oh-my-zsh
    cp ~/.oh-my-zsh/templates/zshrc.zsh-template ~/.zshrc

    Change the default shell to zsh
    chsh -s /bin/zsh
    then restart the machine.
    BTW, if you want your bash shell back, just use this
    chsh -s /bin/bash

    Monday, September 2, 2013

    [食譜] 青醬海鮮燉飯 & 焗飯

    這篇要分享的是青醬海鮮燉飯,海鮮當然是看個人喜愛可以自行增減,在這裡我選擇我認為適合的幾種海鮮。

    燉飯一般是建議直接用生米下去煨煮到熟,我這邊煮的也是用這種正統的方式。不過呢!也可以用剩飯直接下去調味,算是清冰箱又簡單的懶人美食,我會在文末FAQ介紹用熟飯的懶人版。

    食材及調味料



















    透抽
    帶殼鮮蝦
    蛤蠣
    鮮蚵
    洋蔥
    蘑菇
    蒜頭
    mozzarella 莫渣瑞拉起司絲(就是去超市買焗烤用的那種起司就對了)
    生米
    義大利麵青醬(我是直接去買現成的,如果有興趣想自己打的話,可以參考這篇
    黑胡椒
    鹽巴
    橄欖油或無鹽奶油

    簡易作法
    1. 洋蔥切碎,蒜頭跟蘑菇都切片,喜歡辣椒的也可以切點辣椒。
    2. 熱鍋熱油後丟蒜片跟洋蔥,蒜味出來以後把蘑菇也丟下去炒香。






















    3. 把洗過的生米倒進鍋子後小炒一下,加水到至少可以蓋過所有材料,並加入青醬和起司攪拌一下。




















    4. 把火力轉小開始燉煮,有蓋子的話更好。
    (如果不想要鍋底有鍋粑的話記得要翻一下喔)




















    5. 米快熟的時候(水還沒完全收乾)鋪上海鮮再悶一下,此時可以加點白酒或米酒。





















    6. 起鍋前的狀態應該是會有點牽絲的,加入一點鹽巴跟黑胡椒調味攪拌一下起鍋(其實
    現成的青醬一般都夠鹹了)。




















    FAQs

    用生米好搞剛喔!如果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了怎麼辦?
    這更快了!簡單的說就是這樣:
    1. 爆香蔬菜類
    2. 炒海鮮(可加點酒)
    3. 把熟飯、青醬、起司絲丟進去加一點水攪拌一下後小悶一下
    4. 調味起鍋

    海鮮不能先炒嗎?這樣應該更好吃不是嗎?
    當然可以!你可以在爆香完後就先丟海鮮下去炒出香味後,單獨把海鮮盛起備用,最後再放回去悶一下(如果前面不先盛起來的話海鮮煮那麼久都老掉了)。

    我想吃焗烤飯!
    請把它裝在船型碗後鋪上剛剛說的起司絲後丟進烤箱,就這麼簡單。





















    不好意思,什麼是熱鍋熱油?什麼是爆香?
    爆香,簡單的說就是用油把你的蒜阿、洋蔥、薑阿什麼先煎出香氣後以便炒菜。
    然後這個算是爆香sop了(熱鍋->熱油->下料):
    1. 先用最大火力幫你的鍋子加熱
    2. 倒油下去把油加熱到至少你可以看到油紋(出煙的話其實有點過熱了)
    3. 把你的辛香料丟下去快速翻煎,小心不要煎到焦掉喔!

    Sunday, September 1, 2013

    [轉錄] 歐北來:去感受無能為力,才會在有能力的時候懂得設身處地

    以下轉錄至 Facebook 粉絲團
    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 - 歐北來
    ===============================
    我們太習慣把問題丟給別人解決了

    肚子餓了,不用自己打獵
    垃圾有了,只要走到巷口丟進垃圾車
    想幫助人,只要投投零錢或是轉個帳
    衣服捐了,也不知道會到達哪裡

    於是我們從來不追根究柢
    我們習慣製造問題然後把問題交給別人解決
    然後可以擁有更多時間去「浪費」

    空下來的時間我們用來打發
    所謂的便利生活其實是在養成我們的惰性
    其實是在麻痺我們的知覺
    我們漸漸只懂得接收別人要我們知道的東西

    新聞、廣告、流行、人工的食物...
    我們控制一切生命的生死、自由
    卻開始關注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許這會讓我們看起來力大無窮

    回過頭來去想想,不用等到世界末日,現在只要把我丟到大自然裡一定死
    因為我根本沒有維繫生命的基本能力
    我只擁有賺錢的能力

    如果有一天錢變得一點也沒有用了呢?

    「學會和大自然和平共處」,在活了二十幾年後,第一次開始認真的學習這件事

    在你需要背著有限的食物走路時,你不會挑食
    在你需要帶走所有你製造的垃圾時,你會想盡辦法不製造垃圾

    仔細觀察才發現大自然真的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他給你食物,也給你天敵
    他給你保護自己的能力,但他也為你準備好了解藥
    所以有的動植物有毒,有刺,但你總能找到一個相對應的解法
    你會靠吃下別的生命來延續自己生命,無分吃素吃肉而有天你也會變成別的生命的養分

    在你需要工作的時候給你陽光,在你需要好好休息的時候給你黑夜,還有星星月亮陪你唱安眠曲
    夜裡不需要開冷氣,移開陽光後就是最涼爽的天堂
    那天在陽光消逝的黑夜裡摸黑前進,滿山滿谷的蟬聲給了最好的安慰
    仔細看每個樹上又長滿了其他植物,他們包容一切的生命
    也包容著我們跨過他的身體,用他的根,為我們築成階梯
    你會心甘情願的擁抱他,你知道他一點也不髒,有各種生命,好美

    我們可以創造世界上最高的塔,最金碧輝煌的宮殿,最奢華的服務,
    但真的只有大自然是,能讓全身上下的每一個細胞都深深的感動
    與生死越近的人,才會了解活著的可貴
    不管有多累,好好睡一覺,又能湧現新的力量有多神奇
    在最落魄,最狼狽不堪的時候,卻真正為每一次的呼吸感到喜悅

    去吧去走進自然裡,去筋疲力竭,你才知道自己的身體有多強
    去感受無能為力,才會在有能力的時候懂得設身處地
    讓前人的腳印提醒著你哪些走過的路能讓你安心
    讓自己開創的路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美景

    不要忘了,人類,是動物,關心自然,回到自然,才是真正的關心自己

    References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02018949907982&set=a.236447743131771.47524.166005273509352&type=1&theater